什么成果能一天内连发四篇Nature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相继报道登顶微博热搜?

      近期,我校校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经过多年的野外考察与研究,揭示了有颌脊椎动物起源与早期演化的重要信息,在“从鱼到人”的探源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朱敏院士团队在重庆、贵州等地志留纪早期距今约4.4亿年的地层中发现“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增添了我国又一个世界级的特异埋藏化石库,填补了全球志留纪早期有颌类化石记录的空白,首次为有颌类的崛起与最早期辐射分化提供确切证据。团队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对这些鱼类化石开展了详细研究,在有颌类最早期分化、重要器官和身体构型演化等重要科学问题的探索中取得新进展,刷新了传统认知。《自然》杂志于9月29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同期发表团队的4篇学术论文,集中报道了这批有关有颌类起源与最早期演化的研究成果。

包括人类在内,地球上现存99.8%的脊椎动物都具有颌骨(上颌与下巴),统称为有颌脊椎动物或有颌类。

朱敏说:“有颌类的出现是生命演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跃升。有下巴就意味着有一张可以自由活动的嘴,对于脊椎动物从水里到陆地生活时摄取食物至关重要。”  

以前,科学家根据基因、胚胎等线索推测,有颌类应该起源于4.5亿年前的奥陶纪晚期,而在志留纪应该就已经很繁盛了。但这种推测一直没有被证实。因为有颌类直到志留纪晚期(4.25亿年前)才出现较完善的化石记录,而分子钟推断的有颌类起源时间不晚于4.5亿年前的奥陶纪晚期,因此,有颌类的早期演化存在一段至少绵延3000万年、横跨整个志留纪的巨大空白,被称为“古生物学史上一个顽固存在的重大空白”。

朱敏说:“由于这个空白的存在,尽管我们知道有颌类在志留纪已经存在,但对它们到底长什么模样、有多大、处于什么生态位、彼此之间如何演化等问题一无所知,甚至不能确定志留纪地层中发现的零星棘刺、鳞片是否属于有颌鱼类。”

化石实证的缺失使得有颌类的起源与崛起,这个脊椎动物演化史中最关键的跃升之一,过去一直笼罩在迷雾之中。  

近10年来,朱敏团队探寻我国志留纪地层中可能含有鱼类化石的200多个地点,终于在华南志留纪早期地层中发现“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以及其中大量特异埋藏保存的完整志留纪早期鱼类化石,找到了破解有颌类最初崛起与辐射分化之谜的钥匙。


此次发现在古生物学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展示了志留纪鱼群特别是有颌类的面貌,揭示了早期有颌类崛起的过程:最迟到4.4亿年前,有颌类各大类群已经在华南地区欣欣向荣;到志留纪晚期,更多样、更大型的有颌类属种出现并开始扩散到全球,开启了鱼类登陆并最终演化成为人类的进程。

朱敏说:“对新发现古鱼类化石的研究,将很多与人类相关的解剖学结构追溯到4.4亿年前的远古鱼类,填补了‘从鱼到人’演化史上缺失的最初始环节,更新了对有颌类起源与崛起的传统认知,进一步夯实了‘从鱼到人’的演化路径。”

国际古脊椎动物学会前主席、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教授约翰·朗撰文称:“这确实是令人惊叹、改变演化格局的化石发现,改写了有颌脊椎动物早期演化历史的几乎所有方面。”(It's really an awesome, game changing-set of fossil discoveries. It rewrites the almost everything we know about the early history of jawed animal evolution!)

可以预见,此次新发现的两个化石库,未来还将继续为解开围绕有颌类起源的重重谜团持续作出贡献。


江苏张家港人,中共党员,古鱼类学家。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第七、八任所长(1999.12-2008.02)。

1984年在南京大学地质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获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中国地质大学)古生物地层专业硕士学位,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1993年至1996年期间在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做博士后研究,1996年至1997年获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柏林自然博物馆进行合作研究。

199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3年成为瑞典皇家科学院第三期阿特迪讲座的主讲嘉宾,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